昭通苹果甜满枝!贝源农业绘就乡村振兴“甜蜜画卷”
“苹果之城”昭通的初秋,是被阳光吻透的甜。从昭阳区洒渔乡蔓延至群山之巅的果林里,一个个裹着晨露的苹果压弯枝头,风过时,果香便漫过峡谷、漫过田埂,漫进每一个期待丰收的果农心里。这里,1940年留美博士吴镜漪种下的158株苹果苗,早已生长成85万亩“金苹果”林海,而贝源农业(昭通)有限公司,正以新一代农业人的担当,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,续写着苹果与乡村振兴的故事。
“摇钱树”到“振兴果”,一颗苹果的时代跃迁
科技赋能,种出“云端上的好苹果”
昭通苹果的甜,是天赋使然,更是科技精耕的结果。这里海拔适宜、昼夜温差大,阳光雨露的慷慨馈赠,赋予了苹果脆甜多汁、色泽鲜艳的独特品质。但要将这份“天赋”转化为稳定的“高品质”,离不开科学的种植管理。
将“标准化”贯穿种植全流程
贝源农业深谙此道,严格遵循昭通市制定的《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》等8项地方标准,将“标准化”贯穿种植全流程。在果园里,“以草养地、以菌沃土、以土壮树”的生态种植技术,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,让每一颗苹果都保持着自然本味;“三级整形、六字修剪、单轴延伸结果枝组”的树体管理法,**化利用光能,提升了果实的糖分积累;而疏花疏果、摘叶露果等精细化操作,更是让优质果率稳步提升。
每一口都是高原阳光的味道
“我们的苹果,每一口都是高原阳光的味道。”贝源农业的技术人员笑着说。从选种到采摘,从分拣到包装,科技与匠心的结合,让昭通苹果不仅甜在舌尖,更甜在消费者的心里。无论是脆甜耐储的红富士,还是果香浓郁的金帅,贝源农业的苹果,都成为了昭通优质农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。
共赢之路:让果农的笑容比苹果更甜
提升苹果品质,拓宽销售渠道
“以前种苹果靠经验,产量和价格都不稳定。现在有了贝源农业的指导,不仅果子长得好,还能卖个好价钱。”一位合作果农的话语里满是喜悦。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,贝源农业帮助农户提升了苹果品质,拓宽了销售渠道,让果农的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增长。如今,在昭通的果林里,越来越多的农户因为苹果过上了好日子,他们的笑容,比枝头的苹果更加灿烂。
与昭通共成长,同享甜蜜成果
此外,贝源农业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能培训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公司负责人表示:“贝源农业是昭通的企业,我们要与昭通共成长,让更多人分享高原农业的甜蜜成果。”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